骨质瓷餐具的工艺特点你造吗?
1、二次烧成工艺骨质瓷餐具是软质瓷的典型代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工艺是其最显著的工艺特点。骨质瓷餐具的二次烧成工艺有别于传统陶瓷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工艺,它较好的解决了高温变形问题和釉面光泽问题。日本人将低温(900℃左右)烧不上釉的坯体称为“素烧”,高温(1300℃左右)烧不上釉的坯体称为“缔烧”,坯釉一起烧称为“本烧”。
2、成形工艺骨质瓷使用40%-50%没有可塑性德骨粉,其坯体配方中黏土总量较低,与普通陶瓷相比塑性较差,成形较为困难。
3、烧成工艺使用仿匣钵是骨质瓷餐具装烧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因为骨质瓷烧成范围狭窄,收缩大,在烧成中容易软榻变形,必须采用扣烧、撑口烧或埋烧等工艺,来解决变形问题。
4、窑具材料骨质瓷餐具使用的窑具材料比一般陶瓷有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窑具要与产品相吻合,一般每种器形的产品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窑具,这也是骨质瓷生产比一般陶瓷生产要烦琐的地方。骨质瓷生产队窑具材料的需求较大,对窑具制品的工作面要求相当高。
5、模具材料骨质瓷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适合制作高档瓷器,胎体要求较薄,因此,对模具要求更为严格。需要使用优质的石膏进行精细加工制作,而且要严格控制模具的使用次数,模具不可长时间使用。
6、生产管理骨质瓷餐具材质洁白细腻,任何小小的脏点都显得格外刺眼,要生产高档次骨质瓷餐具,就要进行严格细致的生产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