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瓷,即骨灰瓷,通常称为骨瓷,起源于英国,其不同于普通白瓷以黏土、长石、石英为基本原料,而是加入了动物的骨炭再经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骨质瓷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贵瓷种,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质瓷开始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其市场规模不再局限于皇家贵族,而是逐渐扩展到一些收入较高又注重生活品质的中高层社会人士。在大力追捧骨质瓷的同时却很少人知道这种绿色陶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下面大家就来谈谈骨质瓷的生产流程。
原料:优质骨瓷乃是在以长石、珪石、黏土为主要原料的原料中大量的加入含杂质较少的牛骨粉所作成的
成形: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指标的完成都依赖于它的原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即动物骨粉的含量越高,色泽越好。当骨粉含量达到一定的比例,瓷器质量便会大幅度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器皿的光泽度与润泽度上。但如果含量超过一定的比例,黏土的成分就相对降低,瓷质就会变得过度柔软,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术,增加了烧制难度,所以更加珍贵。
烧制:1.成形后的骨质瓷以1250℃的*高温缔烧,缔烧过程中由于骨瓷收缩率非常大,故窑烧后成品会收缩20%(一般瓷器收缩7%),因此形状易变形,盘、碗等必须放在特制匡碗之上来长时间烧培。2.其后进行形状弯曲及尺寸的检查,研磨表面后以喷雾器喷上釉药,入窑进行1150℃的釉烧。
上色:一般的上色方法,是在白色质地成品上贴转写纸,以820℃烧制而成。
检查:各项行程均进行严格的检查,合格的产品再送往下一个行程,包转出厂。